景石作為一種造景元素在中國園林史上由來已久。在傳統的古典園林中其常以假山疊瀑的形式出現,隨著景觀行業的發展,不論是工藝上的精進還是設計思維上的創新,都賦予了其更加豐富的形式變化及意境。
景石落地三要點
1、選石
在選石過程中,應首先熟知石性、石形、石色等石材特性,其次應準確扣握置石與環境及設計風格的匹配。
(1)在自然意境的景觀中多選用具有原始意味的石材,如未經切割并顯示出風化痕跡的石頭、被河流海洋強烈沖擊或侵蝕的石頭、生有銹跡或苔蘚的巖石;
(2)在趣味性景觀中可以采用具有動物等象形的景石,也可以組合成動物形狀;或者在節點的中心布置具有特殊紋理的石頭,提升觀賞性;
(3)對于同一景觀空間景石用量較大的情況,景石的品種應該統一,不然會導致局部與整體不協調,總體效果不佳;
(4)在項目地就具有豐富石材資源的情況下,可以采用具有地方特色的石材。
2、加工
(1)改變外形尺寸
(2)改變表層紋理,如拉槽、拋光等
3、布置
特置景石是指將具有獨特造型的大塊景石單獨或成對布置的手法。要注意的主要有以下幾點:
(1)特置石應選擇體量大、造型輪廓突出、色彩紋理奇特、頗有動勢的景石。
(2)特置石一般置于相對封閉的小空間,成為局部構圖的中心。
(3)石高與觀賞距離一般介于1:2~1:3之間。如石高3~6.5m則觀賞距離為8~18m之間在這個距離內才能較好地品玩景石的體態、質感、線條、紋理等。
(4)特置景石可采用整形的基座,也可以串落于自然的景石面上,這種又稱為峰石。峰石要穩定耐久,關鍵在于結構合理,傳統立峰一般用石榫頭固定
群置景石是指由若干景石以較大的密度有聚有散地布置成一群。在一群景石中可以包含若干個石叢。
布置時要主從有別,根據三不等原則,即石之大小不等,石之高低不等,石之間距不等進行配置,構成群置狀態的石景
散置是用少數幾塊大小不等的景石,按照藝術審美的規律和自然法則搭配組合的一種手法。要注意以下幾點:
1、造景目的性要明確,格局嚴謹
2、有聚有散,有斷有續,主次分明
3、高低曲折,疏密有致
散置、群置一般應采取淺埋或半埋的方式安置景石。景石布置好后,應當像自然狀態巖石或巖石的自然露頭,應盡量避免過多人工化的痕跡。
景石的分類甚廣,包括在中國古典園林中大放異彩的太湖石、泰山石、靈璧石和英德石;以及在現代園林景觀中常用到的更自然、更趣味的黑山石、水沖石、雪浪石等。
一、黑山石
即野山石,野趣十足,產地江西,呈黑灰色,低調內斂的外表,給人自然卻又沉穩的感覺
二、水沖石
因產于湘西吉首市水沖灣而得名,商業名為金剛石,顏色淡青,偶有微黃紋路,花紋間有山水草木之狀,用它制成的硯臺稱水沖石硯
三、雪浪石
產于河北省定州市、曲陽縣,阜平雪浪谷等地,質地堅潤,黑底白脈,紋理清晰,底色為黑或灰黑色,原石裸露的部分常呈黃褐色,白色的紋絡如雪花均勻地撒于石上
四、泰山石
因產于泰山山脈周邊而得此名,以美麗多變的紋理,年代久遠的風化外形著名,現在泰山景區為保護泰山自然生態,泰山石已被禁止開采和銷售
五、龜紋石
產地有青海,湖南,重慶,山東、貴州等,其中青海省興??h的品相最好,表面呈裂紋縱橫狀
六、太湖石
太湖石產于太湖地區,外形曲折圓潤,以白石為主,最具漏、透、瘦、皺之美,多用于古典式園林
七、靈璧石
安徽省靈璧縣特產,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,質地脆,手指扣之有共鳴聲,石色灰而清潤,石形多變
八、英德石
廣東省英德市特產,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,質地堅硬但脆,手指扣之亦有共鳴聲,淡青灰色,部分有白脈紋絡
九、黃蠟石
分布在我國南方各地,黃蠟石色黃,表面油潤如蠟,顏色明亮輕快
十、房山石
因產于北京房山而得名,新開采的房山石呈土紅色、橘紅色,或更淡一些的土黃色,放置時間較長后表面略帶灰黑色,扣之無共鳴聲,多密集的小孔穴